法治春风进万家 家校护航伴成长——关于《家庭教育促进法》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带娃”从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广大家长朋友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们真诚地邀请家长朋友们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1、法律明确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认真研读家庭教育促进法,切实履行职责,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目的
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根本任务
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4、什么是家庭教育?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国务院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修订并及时颁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县级以上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发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或者非法阻碍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劝诫制止。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引导未成年人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
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积极参加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设区的市、县、乡级人民政府,要对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建档立卡,提供生活帮扶、创业就业支持等关爱服务。
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要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服务。
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对本机构安排的寄养家庭、接受救助保护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医疗保健机构要对有关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开展科学养育知识和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宣传和指导。
婚姻登记机构和收养登记机构要通过现场咨询辅导、播放宣传教育片等形式,向办理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的当事人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要加强自律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为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
监护人应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公检法机关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实施犯罪行为,或者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监护人予以训诫,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相互陪伴、共同成长。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契机,共同为孩子撑起一片健康快乐成长的天空!
柳州市新世纪高级中学有限公司
2023年4月12日